这片承载着无数故事的老弄堂,即将被改造成智能艺术街区。
程予光攥着通知的手指关节发白,耳边仿佛又响起林知夏临终前的话:"记住,
真正的永恒不在照片里,而在人们心里。"星遥成了最坚定的守护者。
她发起"老弄堂时光计划",带着同学们用3D扫描技术复刻每一块青石板、每一扇雕花窗。
在她的坚持下,博物馆举办了"未来与过去的对话"特别展览:程叙的黑白胶片旁,
陈列着孩子们用AI生成的"百年后弄堂想象图";林知夏的手稿全息投影下,
参观者可以用触控笔续写故事。展览最轰动的展品,是星遥偷偷完成的作品。
她将曾祖父的旧相机改装成量子记忆存储装置,镜头里不仅能拍下现实画面,
还能读取拍摄者内心最深刻的记忆。当观众透过镜头看向老邮筒时,
眼前会浮现程叙和林知夏初次相遇的幻影;望向博物馆后院,
能看见年轻时的程予光蹒跚学步的模样。拆迁限期的最后一天,
上百位读者和摄影爱好者自发聚集在博物馆前。他们举着自制的灯牌,
上面写满从《暗房里的永恒》中摘抄的句子。星遥站在台阶上,举起那台改装相机对准人群。
随着快门轻响,无数道金色光芒从镜头中溢出,
在空中交织成巨大的胶片图案——那是程叙和林知夏在极光下拥吻的画面。三个月后,
新的智能艺术街区落成。但在最显眼的位置,保留着一座玻璃穹顶的建筑。
程予光带着星遥走进展厅,墙面由老弄堂的青砖砌成,
中央是永不熄灭的全息投影:程叙和林知夏坐在摇椅上,梧桐树影在他们身上摇曳,
而无数参观者的身影,正穿过这跨越时空的光影,续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像素与银盐的交响诗10智能艺术街区的玻璃穹顶在梅雨季节泛起细碎的水光,
程星遥蹲在博物馆新增的"互动记忆舱"前,调试着能将参观者脑电波转化为影像的装置。
十五岁的少女把染成薄荷绿的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,
耳后别着用老式胶卷齿轮改造的发卡——那是曾祖父程叙留给她...